「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电话
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
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电话
浦东新区未来的发展会怎样?请具体说明、、、临港地区 滴水湖畔魅力新城东方网9月3日消息:在上海最东南的海边,一座美丽的海滨新城正在崛起,她就是规划面积约74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规模约45万的南汇新城。“一滴水从天而降,落入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这是上海浦东南汇新城城市肌理的规划创意。城市的功能像层层波纹一样从里到外扩散。“田园都市”的城市理念就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展、创新和实践。建设一座未来之城的梦想,也正围绕滴水湖层层延展开来。以国际化城市的开发理念,重点开发高品质的生活休闲和商务办公环境,将建设成为集政府行政办公中心、商务商贸、居住生活、高等教育、休闲旅游、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人们畅想,在未来,南汇新城范围内使用气、柴油公交车以及出租车都将不能进入,充分利用新城水上资源,大力发展水上巴士,在每个小区都建立水上码头,保证水上交通工具畅通。上海临港产业区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船舶关键件、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海洋工程设备、航空零部件配套等五大装备产业制造基地。建设上海临港产业区是上海面向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实现上海新的跨越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上海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临港产业区高起点规划、政策聚焦、立体交通、配套功能完善等优越条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大型制造和物流产业集团的认可和青睐,成为他们建设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的首选之地。中船集团、中集集团、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中航工业集团、上海电气、上海汽车、卡特彼勒、敦豪国际(DHL)、怡亚通供应链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产业集团和物流企业,已经入驻产业区。迪士尼板块借力米老鼠掘“金矿”对于浦东新区而言,上海迪士尼项目并非是一个项目,它被赋予了浦东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希望。迪士尼将形成其自有的服务业商圈,相应的交通运输、物流、酒店餐饮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将随之获得发展的动力。不仅如此,迪士尼带来的还将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将拉动一大批动漫产业。迪士尼里销售的各种玩偶、摆件也将加入中国元素,其中的设计、制作就将依靠中国本土文化创意企业。迪士尼公司是世界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头,它的各种创意和管理都将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企业效法的对象。在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马学杰看来,作为浦东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会展业也需要挖掘这座“金矿”。据了解,上海的大型展览场馆和会议场馆基本位于浦东新区,浦东新区是上海会展的重心与中心。截止到2011年底,浦东新区主要展馆室内场馆总面积16.2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7.29%。室外场馆总面积10万平方米,总计26.21万平方米;共拥有会议酒店50余家。而上海迪士尼乐园一旦建成,周边将释放出更多新的会展业空间。迪士尼项目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可以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住宿、观光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会展”八大旅游要素,形成一整条旅游产业链。迪士尼项目的建设也将带动当地酒店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会展配套设施水平的提升。迪士尼乐园度假地的酒店大多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位于公园内的迪士尼主题酒店 (迪士尼公司所有)、公园内的非主题酒店,以及位于公园周边的合作酒店。这些酒店依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可分为高、中、低不同的档次。其中,各主题酒店的入住率一般在80%以上,并设有不同规模的会议设施。“这些将很大程度上带动浦东新区会展产业的发展。”马学杰说。世博前滩打造新版“陆家嘴”浦东世博前滩地区(黄浦江ES4地块)位于世博后滩拓展区和耀华地块的南端,北起川杨河,南至中环线华夏路段,东起济阳路,西至黄浦江,总面积283.15公顷,沿黄浦江岸线长度2.3公里,沿川杨河岸线长度0.8公里。该地块目前已建成了占地34.52公顷的东方体育中心。从前滩地块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区位优势相当明显,也是目前上海在中环线以内少数还没有开发的“处女地”,目前从前滩开车走卢浦大桥,上南北高架到人民广场仅十几分钟,到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也很方便。按照专家的说法,前滩地区有望成为第二个“陆家嘴”。前滩地区将会建成一个包括服务业新高地、城市副中心、商住办一体化的垂直立体城市区域,成为浦东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未来,该地区将紧紧围绕三大功能来规划建设:服务经济功能定位为体育传媒文化集聚区,推动东方体育中心功能的拓展和升华,更大程度发挥滨江的公共服务功能;总部经济功能定位为非金融类跨国总部集聚区,体现前滩地区总部基地的特色和差异,定义为快速成长型企业迈向全国、迈向全球的重要平台;开放经济服务功能定位为现代化国际社区,开发一个配套完善的国际家庭集聚区,为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提供良好的生活配套,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化程度。按计划,前滩地区绿化率将达30%,总建筑量350万―400万平方米,办公、商业、文化娱乐建筑约占总建筑量的一半,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约占10%,另外40%将建造国际社区和白领居住区。未来前滩的中心将是一座“五洲国际广场”,以营造一个更加适合跨国公司集聚的综合环境。记录 浦东的发展布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核心功能区建设。包括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金桥出口加工区在内的4个先发效应地区,在提升金融航运贸易功能、发展总部经济、推进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包括世博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和临港地区在内的 3个新拓展区域,则将全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祝桥地区将努力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产业城之一。
就目前看,应该非常不错。 首先,从政策层面,张江的优惠政策是国家级的,陆家嘴也是准备打造成世界级的,而且浦东已经把南汇、川沙并掉,这一定是为了将来发展需要,所以才做的战略性的调整。 其次,从规划层面,迪斯尼、世博园、陆家嘴、张江、浦东国际机场,都是最一流的规划。另外,上海市区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了,但是浦东还是有很多空地,可以做很多大手笔的规划发展,所以如果上海想做点什么标志性的东西,都喜欢放在上海。

临港地区 滴水湖畔魅力新城东方网9月3日消息:在上海最东南的海边,一座美丽的海滨新城正在崛起,她就是规划面积约74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规模约45万的南汇新城。“一滴水从天而降,落入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这是上海浦东南汇新城城市肌理的规划创意。城市的功能像层层波纹一样从里到外扩散。“田园都市”的城市理念就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展、创新和实践。建设一座未来之城的梦想,也正围绕滴水湖层层延展开来。以国际化城市的开发理念,重点开发高品质的生活休闲和商务办公环境,将建设成为集政府行政办公中心、商务商贸、居住生活、高等教育、休闲旅游、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人们畅想,在未来,南汇新城范围内使用气、柴油公交车以及出租车都将不能进入,充分利用新城水上资源,大力发展水上巴士,在每个小区都建立水上码头,保证水上交通工具畅通。上海临港产业区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船舶关键件、发电及输变电设备、海洋工程设备、航空零部件配套等五大装备产业制造基地。建设上海临港产业区是上海面向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实现上海新的跨越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上海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临港产业区高起点规划、政策聚焦、立体交通、配套功能完善等优越条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大型制造和物流产业集团的认可和青睐,成为他们建设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的首选之地。中船集团、中集集团、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中航工业集团、上海电气、上海汽车、卡特彼勒、敦豪国际(DHL)、怡亚通供应链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产业集团和物流企业,已经入驻产业区。迪士尼板块借力米老鼠掘“金矿”对于浦东新区而言,上海迪士尼项目并非是一个项目,它被赋予了浦东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希望。迪士尼将形成其自有的服务业商圈,相应的交通运输、物流、酒店餐饮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将随之获得发展的动力。不仅如此,迪士尼带来的还将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将拉动一大批动漫产业。迪士尼里销售的各种玩偶、摆件也将加入中国元素,其中的设计、制作就将依靠中国本土文化创意企业。迪士尼公司是世界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头,它的各种创意和管理都将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企业效法的对象。在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马学杰看来,作为浦东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会展业也需要挖掘这座“金矿”。据了解,上海的大型展览场馆和会议场馆基本位于浦东新区,浦东新区是上海会展的重心与中心。截止到2011年底,浦东新区主要展馆室内场馆总面积16.2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7.29%。室外场馆总面积10万平方米,总计26.21万平方米;共拥有会议酒店50余家。而上海迪士尼乐园一旦建成,周边将释放出更多新的会展业空间。迪士尼项目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可以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住宿、观光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会展”八大旅游要素,形成一整条旅游产业链。迪士尼项目的建设也将带动当地酒店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会展配套设施水平的提升。迪士尼乐园度假地的酒店大多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位于公园内的迪士尼主题酒店 (迪士尼公司所有)、公园内的非主题酒店,以及位于公园周边的合作酒店。这些酒店依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可分为高、中、低不同的档次。其中,各主题酒店的入住率一般在80%以上,并设有不同规模的会议设施。“这些将很大程度上带动浦东新区会展产业的发展。”马学杰说。世博前滩打造新版“陆家嘴”浦东世博前滩地区(黄浦江ES4地块)位于世博后滩拓展区和耀华地块的南端,北起川杨河,南至中环线华夏路段,东起济阳路,西至黄浦江,总面积283.15公顷,沿黄浦江岸线长度2.3公里,沿川杨河岸线长度0.8公里。该地块目前已建成了占地34.52公顷的东方体育中心。从前滩地块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区位优势相当明显,也是目前上海在中环线以内少数还没有开发的“处女地”,目前从前滩开车走卢浦大桥,上南北高架到人民广场仅十几分钟,到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也很方便。按照专家的说法,前滩地区有望成为第二个“陆家嘴”。前滩地区将会建成一个包括服务业新高地、城市副中心、商住办一体化的垂直立体城市区域,成为浦东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未来,该地区将紧紧围绕三大功能来规划建设:服务经济功能定位为体育传媒文化集聚区,推动东方体育中心功能的拓展和升华,更大程度发挥滨江的公共服务功能;总部经济功能定位为非金融类跨国总部集聚区,体现前滩地区总部基地的特色和差异,定义为快速成长型企业迈向全国、迈向全球的重要平台;开放经济服务功能定位为现代化国际社区,开发一个配套完善的国际家庭集聚区,为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提供良好的生活配套,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化程度。按计划,前滩地区绿化率将达30%,总建筑量350万―400万平方米,办公、商业、文化娱乐建筑约占总建筑量的一半,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约占10%,另外40%将建造国际社区和白领居住区。未来前滩的中心将是一座“五洲国际广场”,以营造一个更加适合跨国公司集聚的综合环境。记录 浦东的发展布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核心功能区建设。包括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金桥出口加工区在内的4个先发效应地区,在提升金融航运贸易功能、发展总部经济、推进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包括世博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和临港地区在内的 3个新拓展区域,则将全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祝桥地区将努力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产业城之一。
就目前看,应该非常不错。 首先,从政策层面,张江的优惠政策是国家级的,陆家嘴也是准备打造成世界级的,而且浦东已经把南汇、川沙并掉,这一定是为了将来发展需要,所以才做的战略性的调整。 其次,从规划层面,迪斯尼、世博园、陆家嘴、张江、浦东国际机场,都是最一流的规划。另外,上海市区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了,但是浦东还是有很多空地,可以做很多大手笔的规划发展,所以如果上海想做点什么标志性的东西,都喜欢放在上海。
就目前看,应该非常不错。 首先,从政策层面,张江的优惠政策是国家级的,陆家嘴也是准备打造成世界级的,而且浦东已经把南汇、川沙并掉,这一定是为了将来发展需要,所以才做的战略性的调整。 其次,从规划层面,迪斯尼、世博园、陆家嘴、张江、浦东国际机场,都是最一流的规划。另外,上海市区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了,但是浦东还是有很多空地,可以做很多大手笔的规划发展,所以如果上海想做点什么标志性的东西,都喜欢放在上海。

上海的副中心,徐家汇、真如、五角场和浦东的花木,定位分别是什么?真如的位置?将来的规划这位朋友: 四大城市副中心的具体规划与位置:■徐家汇城市副中心主要服务西南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城市文化、体育、商业中心,规划用地约2.2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基本建成;■江湾—五角场副中心主要服务东北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以知识创新为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划用地约2.3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建成,并已凸显出副中心的功能;■真如城市副中心,位于普陀区真如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服务长三角的开放性生产力服务中心和服务上海西北地区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划用地约2.4平方公里,目前规划建设正在启动,相对于其他三个中心,建设的速度要慢一些; ■花木城市副中心主要服务浦东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和市民公共活动中心,规划用地约2.6平方公里,主要凸显出花木高档居住区的品位。

这位朋友: 四大城市副中心的具体规划与位置:■徐家汇城市副中心主要服务西南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城市文化、体育、商业中心,规划用地约2.2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基本建成;■江湾—五角场副中心主要服务东北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以知识创新为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划用地约2.3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建成,并已凸显出副中心的功能;■真如城市副中心,位于普陀区真如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服务长三角的开放性生产力服务中心和服务上海西北地区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划用地约2.4平方公里,目前规划建设正在启动,相对于其他三个中心,建设的速度要慢一些; ■花木城市副中心主要服务浦东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和市民公共活动中心,规划用地约2.6平方公里,主要凸显出花木高档居住区的品位。

上海浦东总体规划出炉:5个城市副中心,新增铁路上海东站3月3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功能定位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载区,全球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彰显卓越全球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标杆区域。根据《浦东总体规划》,浦东将形成一个主城区(由中心城区和川沙主城片区组成),5个城市副中心(包括4个主城副中心和1个南汇新城中心,中心城内提升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功能,新增金桥、张江城市副中心,川沙主城片区内新增川沙城市副中心)。此外,根据上海市政府的批复,浦东要加快建设交通枢纽,新增铁路上海东站,构建机场与铁路一体化交通。上海市政府批复,要求浦东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805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4万亩;要严守人口规模,到2035年,常住人口调控目标不超过5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9万人左右。今年常住人口控制在558万人以内,南汇新城作为新增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浦东新区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载区之一,规划总面积1412.21平方公里,城市开发边界面积为759.87平方公里。《浦东总体规划》核心指标显示,以2016年为基准年,该年常住人口规模为550.1万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791.92平方公里。稳定粮食和蔬菜等城市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空间,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0.9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30.17万亩。《浦东总体规划》要求严格控制人口总量,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558万人以内,并作为2035年的动态调控目标。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将南汇新城作为承载新增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提升郊区新市镇的人口密度,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快建设人才高地,以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营造汇聚人才的政策环境、完善住房及服务体系。《浦东总体规划》从近期(2020年)、远期(2035年)和远景(2050年)三个时间节点设置分阶段目标。2020年,形成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基本框架。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核心功能区基本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形成框架,与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率先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基本建成。2035年,基本建成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核心功能持续优化,区域带动显著增强,城市品质达到一流,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2050年,全面建成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全球服务形成顶级配置力,科技创新形成前沿驱动力,产业集群形成世界影响力,宜居城区形成家园感召力,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达到顶级全球城市水平,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上海市政府要求以张江科学城为核心功能区,全力打造南北科技创新走廊,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形成大飞机总装、临港重装备2个产业基地及25个产业社区,保留若干零星工业用地。浦东新区是上海中心城区跨越黄浦江向东拓展的重要区域,是构筑上海市域空间格局的重要极核。在空间格局上,浦东新区将形成“一主、一新、一轴、三廊、四圈”的总体空间结构。一主即主城区。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以中心城为主体,强化川沙主城片区的支撑。中心城加快培育金融贸易、总部商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在功能承载、交通联系和城市品质等方面,与浦西中心城地区共同打造成代表上海全球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重点推进陆家嘴及世博前滩地区的能级提升,加快张江、金桥、外高桥等地区的转型发展;积极促进城市更新,优化慢行交通环境,提升滨江地区公共开放空间品质,补足高能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川沙主城片区突出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带动作用,重点培育川沙城市副中心,促进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川沙、周浦、康桥各板块的联动发展,进一步强化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加强主城片区和浦东枢纽的交通连接,并强化生态安全,防止城市蔓延,结合外环绿带建设形成大型生态空间。一新即南汇新城。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战略新空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沿海战略协同走廊上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一轴即东西城镇发展轴。是全市延安路-世纪大道发展轴的组成部分,联动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国际旅游度假区、浦东枢纽、南汇新城,集中展现上海城市风貌和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三廊即滨江文化商务走廊、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和沿海战略协同走廊。滨江文化商务走廊:聚焦全球城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南北科技创新走廊:落实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南北区域联动,打造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世界级科技创新走廊。沿海战略协同走廊: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重要战略地区转型,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海空门户、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主要承载区。四圈即南汇新城、祝桥-惠南两个综合发展型城镇圈,浦江-周浦-康桥-航头、唐镇-曹路-合庆两个整合提升型城镇圈。同时,《浦东总体规划》强调,至2035年,形成由生态走廊、双环绿带、生态间隔带、楔形绿地以及生态保育区组成的生态网络。5个城市副中心相对应的,浦东新区将形成1个城市主中心、4个主城副中心、1个新城中心和14个地区中心。1个城市主中心,即中央活动区。规划形成陆家嘴、世博-前滩2大功能板块,是上海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在强化商业、商务等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完善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创新创意等多元功能。陆家嘴板块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和高端服务经济的集聚区。以商务办公为核心,重点集聚金融贸易和航运服务等全球城市功能,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旅游观光、品质居住等配套功能,打造世界级的中央活动区。世博-前滩板块是国际企业总部及组织机构的集聚区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世博地区加快发展总部商务、新兴金融、文化创意、专业服务、时尚休闲等产业,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成为富有活力和吸引力的世界级新地标。前滩地区围绕总部商务、文化传媒、体育休闲等核心功能,形成宜居宜业的综合功能城市社区。城市副中心是面向所在地区的公共中心,同时承担面向市域或国际的特定职能。规划形成5个城市副中心,包括4个主城副中心和1个新城中心。中心城内提升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功能,新增金桥、张江城市副中心,川沙主城片区内新增川沙城市副中心,加快南汇新城中心建设。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定位为行政文化商务中心,分为花木和龙阳路两个区域。花木区域以行政办公及高品质文化设施为主;龙阳路区域以商业办公功能为主,打造绿色低碳、高效便捷、功能多元的现代化综合商务核心区。张江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以科创办公和公共服务为功能导向,以配套齐全、交通便捷、宜居宜业、活力开放为环境要求,以科技体验和水绿交融为地区特色的科创型城市副中心,主要承载科技特色综合公共服务功能,包括科技研发支持功能、科技商业服务功能、文创交流支持功能、综合公共服务功能等。金桥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以商务办公、文化休闲、会议展示、创意研发、生态游憩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副中心。聚焦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完善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提升,重点植入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创意研发等服务业功能。川沙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以国际旅游、文化展示及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城市副中心。重点集聚文化体育、会议会展、商业办公、教育培训、国际贸易等功能,进一步促进国际旅游度假区与川沙镇区的联动与协同发展。南汇新城中心(新片区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服务中心,整合各类资源,增强功能集聚,重点发展跨国公司地区运营管理、订单中心、结算中心等总部经济,大力发展大宗商品、金融服务、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集聚,显著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影响力。新增铁路上海东站在重大专项统筹的交通方面,上海市政府要求浦东要加快建设交通枢纽,新增铁路上海东站,构建机场与铁路一体化交通,加强浦东国际机场与虹桥国际机场之间的直达交通联系,坚持公交优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浦东总体规划》表示,将发挥浦东国际机场在上海航空枢纽中的主体作用,建设成为品质领先的世界级航空枢纽,强化国内与国际航线的衔接能力,进一步改善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衔接,加强铁路、轨交、高快速路的集疏运能力。在铁路方面,《浦东总体规划》构建“三条干线、一条支线、三条专用线”的铁路系统布局。分别为“南通方向”的沪通铁路、“杭州方向”的沪乍杭铁路、“湖州方向”的沪苏湖铁路,并研究预留经大洋山至宁波、舟山方向的铁路通道。考虑对南汇新城的支撑服务,规划南汇支线。考虑对港区的服务,规划外高桥港区专用线、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专用线、南港码头专用线三条专用线。在港航运放面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进一步强化洋山深水港区、外高桥港区、临港港区的海港布局。集中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的公共货运码头,逐步转型与城市发展功能不匹配的码头功能,在有条件地区实现滨江、沿海岸线功能转型。形成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港航运产业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协调发展。逐步转移黄浦江港区货运功能,释放岸线资源并逐步调整为生态、生活性岸线,兼顾客运旅游需求。强化内河航道的“减量增能”,形成芦潮港市级集装箱内河港区及航头、惠南港2个区级内河综合性港区。同时,《浦东总体规划》在越江跨海通道方面,规划东海大桥、东海二桥2处跨海通道,G40沪陕跨长江通道,以及30处越黄浦江通道。

3月3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功能定位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载区,全球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彰显卓越全球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标杆区域。根据《浦东总体规划》,浦东将形成一个主城区(由中心城区和川沙主城片区组成),5个城市副中心(包括4个主城副中心和1个南汇新城中心,中心城内提升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功能,新增金桥、张江城市副中心,川沙主城片区内新增川沙城市副中心)。此外,根据上海市政府的批复,浦东要加快建设交通枢纽,新增铁路上海东站,构建机场与铁路一体化交通。上海市政府批复,要求浦东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805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4万亩;要严守人口规模,到2035年,常住人口调控目标不超过5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9万人左右。今年常住人口控制在558万人以内,南汇新城作为新增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浦东新区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载区之一,规划总面积1412.21平方公里,城市开发边界面积为759.87平方公里。《浦东总体规划》核心指标显示,以2016年为基准年,该年常住人口规模为550.1万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791.92平方公里。稳定粮食和蔬菜等城市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空间,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0.9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30.17万亩。《浦东总体规划》要求严格控制人口总量,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558万人以内,并作为2035年的动态调控目标。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将南汇新城作为承载新增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提升郊区新市镇的人口密度,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快建设人才高地,以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营造汇聚人才的政策环境、完善住房及服务体系。《浦东总体规划》从近期(2020年)、远期(2035年)和远景(2050年)三个时间节点设置分阶段目标。2020年,形成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基本框架。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核心功能区基本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形成框架,与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率先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基本建成。2035年,基本建成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核心功能持续优化,区域带动显著增强,城市品质达到一流,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2050年,全面建成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全球服务形成顶级配置力,科技创新形成前沿驱动力,产业集群形成世界影响力,宜居城区形成家园感召力,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达到顶级全球城市水平,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上海市政府要求以张江科学城为核心功能区,全力打造南北科技创新走廊,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形成大飞机总装、临港重装备2个产业基地及25个产业社区,保留若干零星工业用地。浦东新区是上海中心城区跨越黄浦江向东拓展的重要区域,是构筑上海市域空间格局的重要极核。在空间格局上,浦东新区将形成“一主、一新、一轴、三廊、四圈”的总体空间结构。一主即主城区。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以中心城为主体,强化川沙主城片区的支撑。中心城加快培育金融贸易、总部商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在功能承载、交通联系和城市品质等方面,与浦西中心城地区共同打造成代表上海全球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重点推进陆家嘴及世博前滩地区的能级提升,加快张江、金桥、外高桥等地区的转型发展;积极促进城市更新,优化慢行交通环境,提升滨江地区公共开放空间品质,补足高能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川沙主城片区突出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带动作用,重点培育川沙城市副中心,促进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川沙、周浦、康桥各板块的联动发展,进一步强化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加强主城片区和浦东枢纽的交通连接,并强化生态安全,防止城市蔓延,结合外环绿带建设形成大型生态空间。一新即南汇新城。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战略新空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沿海战略协同走廊上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一轴即东西城镇发展轴。是全市延安路-世纪大道发展轴的组成部分,联动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国际旅游度假区、浦东枢纽、南汇新城,集中展现上海城市风貌和全球城市核心功能。三廊即滨江文化商务走廊、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和沿海战略协同走廊。滨江文化商务走廊:聚焦全球城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南北科技创新走廊:落实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南北区域联动,打造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世界级科技创新走廊。沿海战略协同走廊: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重要战略地区转型,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海空门户、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主要承载区。四圈即南汇新城、祝桥-惠南两个综合发展型城镇圈,浦江-周浦-康桥-航头、唐镇-曹路-合庆两个整合提升型城镇圈。同时,《浦东总体规划》强调,至2035年,形成由生态走廊、双环绿带、生态间隔带、楔形绿地以及生态保育区组成的生态网络。5个城市副中心相对应的,浦东新区将形成1个城市主中心、4个主城副中心、1个新城中心和14个地区中心。1个城市主中心,即中央活动区。规划形成陆家嘴、世博-前滩2大功能板块,是上海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在强化商业、商务等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完善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创新创意等多元功能。陆家嘴板块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和高端服务经济的集聚区。以商务办公为核心,重点集聚金融贸易和航运服务等全球城市功能,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旅游观光、品质居住等配套功能,打造世界级的中央活动区。世博-前滩板块是国际企业总部及组织机构的集聚区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世博地区加快发展总部商务、新兴金融、文化创意、专业服务、时尚休闲等产业,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成为富有活力和吸引力的世界级新地标。前滩地区围绕总部商务、文化传媒、体育休闲等核心功能,形成宜居宜业的综合功能城市社区。城市副中心是面向所在地区的公共中心,同时承担面向市域或国际的特定职能。规划形成5个城市副中心,包括4个主城副中心和1个新城中心。中心城内提升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功能,新增金桥、张江城市副中心,川沙主城片区内新增川沙城市副中心,加快南汇新城中心建设。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定位为行政文化商务中心,分为花木和龙阳路两个区域。花木区域以行政办公及高品质文化设施为主;龙阳路区域以商业办公功能为主,打造绿色低碳、高效便捷、功能多元的现代化综合商务核心区。张江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以科创办公和公共服务为功能导向,以配套齐全、交通便捷、宜居宜业、活力开放为环境要求,以科技体验和水绿交融为地区特色的科创型城市副中心,主要承载科技特色综合公共服务功能,包括科技研发支持功能、科技商业服务功能、文创交流支持功能、综合公共服务功能等。金桥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以商务办公、文化休闲、会议展示、创意研发、生态游憩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副中心。聚焦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完善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提升,重点植入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创意研发等服务业功能。川沙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以国际旅游、文化展示及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城市副中心。重点集聚文化体育、会议会展、商业办公、教育培训、国际贸易等功能,进一步促进国际旅游度假区与川沙镇区的联动与协同发展。南汇新城中心(新片区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服务中心,整合各类资源,增强功能集聚,重点发展跨国公司地区运营管理、订单中心、结算中心等总部经济,大力发展大宗商品、金融服务、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集聚,显著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影响力。新增铁路上海东站在重大专项统筹的交通方面,上海市政府要求浦东要加快建设交通枢纽,新增铁路上海东站,构建机场与铁路一体化交通,加强浦东国际机场与虹桥国际机场之间的直达交通联系,坚持公交优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浦东总体规划》表示,将发挥浦东国际机场在上海航空枢纽中的主体作用,建设成为品质领先的世界级航空枢纽,强化国内与国际航线的衔接能力,进一步改善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衔接,加强铁路、轨交、高快速路的集疏运能力。在铁路方面,《浦东总体规划》构建“三条干线、一条支线、三条专用线”的铁路系统布局。分别为“南通方向”的沪通铁路、“杭州方向”的沪乍杭铁路、“湖州方向”的沪苏湖铁路,并研究预留经大洋山至宁波、舟山方向的铁路通道。考虑对南汇新城的支撑服务,规划南汇支线。考虑对港区的服务,规划外高桥港区专用线、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专用线、南港码头专用线三条专用线。在港航运放面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进一步强化洋山深水港区、外高桥港区、临港港区的海港布局。集中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的公共货运码头,逐步转型与城市发展功能不匹配的码头功能,在有条件地区实现滨江、沿海岸线功能转型。形成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港航运产业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协调发展。逐步转移黄浦江港区货运功能,释放岸线资源并逐步调整为生态、生活性岸线,兼顾客运旅游需求。强化内河航道的“减量增能”,形成芦潮港市级集装箱内河港区及航头、惠南港2个区级内河综合性港区。同时,《浦东总体规划》在越江跨海通道方面,规划东海大桥、东海二桥2处跨海通道,G40沪陕跨长江通道,以及30处越黄浦江通道。

浦东有哪些体育场馆和设施,分别应该如何去?回首即将过去的2020年,哪些场馆与赛事堪当上海体育的年度名片?纳入名单的,一定有浦东足球场与其“揭幕之战”——202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0)。如果说经济建设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一块基石,那么体育建设也是浦东为世界瞩目的另一块敲门砖。浦东开发开放30年,重大体育地标先后建成……为助力上海打造世界著名体育城市,浦东引“体”向上,积极建设体育强区,唤醒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也让体育成为品质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01借力大赛按下体育基建加速键经济发展带动文体腾飞,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一系列重要体育赛事选址浦东,为浦东的体育基建按下了加速键。为迎接在上海举办的八运会,1997年浦东游泳馆、浦东棒垒球场(后改建为三林体育中心)等一批比赛用场馆在浦东建成开放,也为日后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样在1997年,作为八运会的备选场馆,浦东的第一座综合性、区域性的公共体育场馆——上海源深体育中心破土动工。“中心从一座单体场馆发展为如今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正是浦东大发展的一个小缩影。”源深体育中心副主任侯韵介绍,中心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设边开放”的理念进行建设,内部场馆陆续对外开放:1998年,乒羽中心;2000年,2万人的体育场;2002年,网球中心;2008年,体育馆及游泳馆……十余年间,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的源深体育中心,就这么逐步成型,迄今依然是目前浦东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区属综合性公共体育场馆,以及最重要的全民健身基地。为迎接2011年举办的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水上竞技中心”于2008年在浦东世博前滩开工建设,这就是于2010年末正式落成的东方体育中心。如果说源深“立足”大地,那么东体则“制霸”水上,它的体育馆、游泳馆、室外跳水池,被上海市民加之以“海上皇冠”“玉兰桥”“月亮湾”的美名。场馆还引入了上海世博会采用的节能环保新技术,善用天然资源、减少消耗。依托运动场馆外的人工湖景观,近年来还培育出世博水上文化嘉年华暨“世博杯”皮划艇活动这一特色品牌赛事。2020年,浦东足球场以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电竞赛事S10,实现了惊鸿一瞥。浦东足球场预计在明年4月全面竣工,将满足FIFA国际足联A级赛事要求,迎接世俱杯的到来。02持续完善“15分钟体育服务圈”高大上的体育地标塑造了浦东体育的“面子”,持续充裕的社区体育场馆、市民体育活动,则织密了浦东体育的“里子”。为了让更多市民可以就近健身运动,新区持续完善“15分钟体育服务圈”。浦东在现有的源深、南汇、三林体育中心和浦东游泳馆这四个区级体育中心的基础上,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川沙体育中心和周浦体育中心的建设工作。其中,川沙体育中心由1958年建成开放的川沙体育场改造升级而成。“川沙体育场可以说是存续时间最长的浦东公共体育设施了。”川沙体育场场长宋一峰感慨道,体育场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不仅为周边百姓提供了“家门口”的运动健身场所,还承接过第三届全国农运会、八运会、甲B联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上世纪90年代的浦东足球队,也把主场设在了川沙体育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场设施老化陈旧,既不能适应浦东的发展,也难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2018年末,万众期待的川沙体育场征地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处于桩基施工阶段。它将从原来不到4万平方米的体育场,扩建为6.4万平方米的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达到7.8万平方米,内设8道400米标准跑道、天然绿地、看台、武术馆、游泳馆、体操馆、综合体育馆等。许多场馆采用了半地下的建筑形式,在减少噪音扰民的同时兼顾采光通风。川沙体育中心预计于2022年末落成,它不仅是未来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健身中心,也将成为浦东新区少体校日常训练和培训基地,推动体教深度融合。未来,浦东将以六个区级体育中心为基础,力争做到36个街镇都有社区级体育中心,并且拓宽此类体育中心的使用途径,引入瑜伽、太极拳等不同种类的个性化课程,让市民有更多的健康选择。在社区级体育中心之下,浦东还建设了一批比“15分钟服务生活圈”更近的“家门口”体育设施。今年,全区建成200个健身苑点、20条健身步道,更新832个健身苑点,新建或更新18个智慧化市民球场。这些升级版的健身苑,已不再只吸引老年人转转腰、踏踏板、下下棋,还被科学地划分为亲子活动区、益智测试区、力量训练区、有氧康复区,根据不同年龄层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不同器材。其中,既有市民可快速知道自己“偏胖”“偏瘦”的身体素质测试器,还有轨道式的中国象棋、五子棋、算术棋,还贴心地为儿童及青少年配备了双人位秋千、跷跷板等,可以“全家总动员”,享受运动休闲带来的乐趣。03体育让浦东更加宜居宜业宜乐近年来,浦东紧紧把握文化、体育、旅游融合的时代机遇,以文化提炼品牌、用体育打造形象、让旅游落地发展,不仅使浦东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乐,也面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更多留在浦东的理由。随着东岸的全面贯通,昔日的“工业锈带”变身成为“生活秀带”。事实上,滨江东岸贯通工程不仅打造了一条22公里长的景观带,更是打造出了一个文体旅融合带。如果从空中向下俯瞰,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绵延22公里长的三色道最为醒目。三色道,即“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通过慢行系统串联沿江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穿行于绿树观赏草及休憩空间之间,让市民一路运动健身,一路饱览浦江两岸的美景。三色道旁设置了22座名为“望江驿”的“高颜值”小木屋,提供雨伞、充电宝、卫生间、直饮水、无线网络等贴心服务,成为市民运动休闲时暂时歇脚的“加油站”,此外还兼具公共图书馆、电影院、艺术展厅、演播室等多重功能。一座座类型丰富的文体旅融合设施,也在三色道旁拔地而起。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奥运冠军邹市明创办的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一边运动健身挥汗如雨,一边欣赏浦江两岸美景,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拳馆”。拳击馆内还有邹市明征战奥运赛场和诸多历史性时刻的照片,更有冠军金腰带等珍贵收藏,堪称中国拳击的金牌“博物馆”。在去年浦东推出的首批6条全域旅游线路中,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也成为“东岸滨江之旅”线路的重要打卡地。沿着三色道一路向南,沿途的文体场馆界限变得愈发模糊:作为明星演唱会上海首选之地,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了DOTA2国际锦标赛;以水上运动为特色的东方体育中心,成功举办了和平精英电竞冠军杯……在这背后,以电竞比赛、赛事直播等为内容的文体产业,正在成为热点产业。三色道最南端,23万平方米的前滩体育公园于今年10月1日整体开放。公园集自然、生态、运动于一体,内含6座11人制标准足球场,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城区并不多见。园内还设有5000平方米的室内商业配套设施,涵盖更衣室、健身室、兵乓球、室内高尔夫、咖啡厅、餐厅、儿童游乐场等。无论是运动健身、观光休闲,还是消费娱乐,前滩体育公园都是一个好去处。今年下半年,随着疫情持续好转,一系列市民体育赛事也插上了文体旅融合的翅膀,在浦东大地上陆续重启。其中,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将主体活动徒步大赛设于浦江东岸,市民可在12公里长的赛道上,遍览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等地标性建筑。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川沙杯”美丽乡村健康走活动,则把赛道设置在被评为“上海十大最美乡村路”的川沙连民村鹿湖路。“回望三十年 健行中国梦”浦东新区线上云定向活动,共吸引 20 余万名市民群众以“线上云打卡+线下健步走”的方式,在运动健身中回顾浦东30年发展历程,见证东岸热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飞跃。

回首即将过去的2020年,哪些场馆与赛事堪当上海体育的年度名片?纳入名单的,一定有浦东足球场与其“揭幕之战”——202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0)。如果说经济建设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一块基石,那么体育建设也是浦东为世界瞩目的另一块敲门砖。浦东开发开放30年,重大体育地标先后建成……为助力上海打造世界著名体育城市,浦东引“体”向上,积极建设体育强区,唤醒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也让体育成为品质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01借力大赛按下体育基建加速键经济发展带动文体腾飞,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一系列重要体育赛事选址浦东,为浦东的体育基建按下了加速键。为迎接在上海举办的八运会,1997年浦东游泳馆、浦东棒垒球场(后改建为三林体育中心)等一批比赛用场馆在浦东建成开放,也为日后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样在1997年,作为八运会的备选场馆,浦东的第一座综合性、区域性的公共体育场馆——上海源深体育中心破土动工。“中心从一座单体场馆发展为如今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正是浦东大发展的一个小缩影。”源深体育中心副主任侯韵介绍,中心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设边开放”的理念进行建设,内部场馆陆续对外开放:1998年,乒羽中心;2000年,2万人的体育场;2002年,网球中心;2008年,体育馆及游泳馆……十余年间,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的源深体育中心,就这么逐步成型,迄今依然是目前浦东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区属综合性公共体育场馆,以及最重要的全民健身基地。为迎接2011年举办的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水上竞技中心”于2008年在浦东世博前滩开工建设,这就是于2010年末正式落成的东方体育中心。如果说源深“立足”大地,那么东体则“制霸”水上,它的体育馆、游泳馆、室外跳水池,被上海市民加之以“海上皇冠”“玉兰桥”“月亮湾”的美名。场馆还引入了上海世博会采用的节能环保新技术,善用天然资源、减少消耗。依托运动场馆外的人工湖景观,近年来还培育出世博水上文化嘉年华暨“世博杯”皮划艇活动这一特色品牌赛事。2020年,浦东足球场以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电竞赛事S10,实现了惊鸿一瞥。浦东足球场预计在明年4月全面竣工,将满足FIFA国际足联A级赛事要求,迎接世俱杯的到来。02持续完善“15分钟体育服务圈”高大上的体育地标塑造了浦东体育的“面子”,持续充裕的社区体育场馆、市民体育活动,则织密了浦东体育的“里子”。为了让更多市民可以就近健身运动,新区持续完善“15分钟体育服务圈”。浦东在现有的源深、南汇、三林体育中心和浦东游泳馆这四个区级体育中心的基础上,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川沙体育中心和周浦体育中心的建设工作。其中,川沙体育中心由1958年建成开放的川沙体育场改造升级而成。“川沙体育场可以说是存续时间最长的浦东公共体育设施了。”川沙体育场场长宋一峰感慨道,体育场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不仅为周边百姓提供了“家门口”的运动健身场所,还承接过第三届全国农运会、八运会、甲B联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上世纪90年代的浦东足球队,也把主场设在了川沙体育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场设施老化陈旧,既不能适应浦东的发展,也难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2018年末,万众期待的川沙体育场征地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处于桩基施工阶段。它将从原来不到4万平方米的体育场,扩建为6.4万平方米的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达到7.8万平方米,内设8道400米标准跑道、天然绿地、看台、武术馆、游泳馆、体操馆、综合体育馆等。许多场馆采用了半地下的建筑形式,在减少噪音扰民的同时兼顾采光通风。川沙体育中心预计于2022年末落成,它不仅是未来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健身中心,也将成为浦东新区少体校日常训练和培训基地,推动体教深度融合。未来,浦东将以六个区级体育中心为基础,力争做到36个街镇都有社区级体育中心,并且拓宽此类体育中心的使用途径,引入瑜伽、太极拳等不同种类的个性化课程,让市民有更多的健康选择。在社区级体育中心之下,浦东还建设了一批比“15分钟服务生活圈”更近的“家门口”体育设施。今年,全区建成200个健身苑点、20条健身步道,更新832个健身苑点,新建或更新18个智慧化市民球场。这些升级版的健身苑,已不再只吸引老年人转转腰、踏踏板、下下棋,还被科学地划分为亲子活动区、益智测试区、力量训练区、有氧康复区,根据不同年龄层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不同器材。其中,既有市民可快速知道自己“偏胖”“偏瘦”的身体素质测试器,还有轨道式的中国象棋、五子棋、算术棋,还贴心地为儿童及青少年配备了双人位秋千、跷跷板等,可以“全家总动员”,享受运动休闲带来的乐趣。03体育让浦东更加宜居宜业宜乐近年来,浦东紧紧把握文化、体育、旅游融合的时代机遇,以文化提炼品牌、用体育打造形象、让旅游落地发展,不仅使浦东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乐,也面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更多留在浦东的理由。随着东岸的全面贯通,昔日的“工业锈带”变身成为“生活秀带”。事实上,滨江东岸贯通工程不仅打造了一条22公里长的景观带,更是打造出了一个文体旅融合带。如果从空中向下俯瞰,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绵延22公里长的三色道最为醒目。三色道,即“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通过慢行系统串联沿江重点区域和重要节点,穿行于绿树观赏草及休憩空间之间,让市民一路运动健身,一路饱览浦江两岸的美景。三色道旁设置了22座名为“望江驿”的“高颜值”小木屋,提供雨伞、充电宝、卫生间、直饮水、无线网络等贴心服务,成为市民运动休闲时暂时歇脚的“加油站”,此外还兼具公共图书馆、电影院、艺术展厅、演播室等多重功能。一座座类型丰富的文体旅融合设施,也在三色道旁拔地而起。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奥运冠军邹市明创办的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一边运动健身挥汗如雨,一边欣赏浦江两岸美景,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拳馆”。拳击馆内还有邹市明征战奥运赛场和诸多历史性时刻的照片,更有冠军金腰带等珍贵收藏,堪称中国拳击的金牌“博物馆”。在去年浦东推出的首批6条全域旅游线路中,邹市明搏击健身中心也成为“东岸滨江之旅”线路的重要打卡地。沿着三色道一路向南,沿途的文体场馆界限变得愈发模糊:作为明星演唱会上海首选之地,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了DOTA2国际锦标赛;以水上运动为特色的东方体育中心,成功举办了和平精英电竞冠军杯……在这背后,以电竞比赛、赛事直播等为内容的文体产业,正在成为热点产业。三色道最南端,23万平方米的前滩体育公园于今年10月1日整体开放。公园集自然、生态、运动于一体,内含6座11人制标准足球场,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城区并不多见。园内还设有5000平方米的室内商业配套设施,涵盖更衣室、健身室、兵乓球、室内高尔夫、咖啡厅、餐厅、儿童游乐场等。无论是运动健身、观光休闲,还是消费娱乐,前滩体育公园都是一个好去处。今年下半年,随着疫情持续好转,一系列市民体育赛事也插上了文体旅融合的翅膀,在浦东大地上陆续重启。其中,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将主体活动徒步大赛设于浦江东岸,市民可在12公里长的赛道上,遍览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等地标性建筑。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川沙杯”美丽乡村健康走活动,则把赛道设置在被评为“上海十大最美乡村路”的川沙连民村鹿湖路。“回望三十年 健行中国梦”浦东新区线上云定向活动,共吸引 20 余万名市民群众以“线上云打卡+线下健步走”的方式,在运动健身中回顾浦东30年发展历程,见证东岸热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飞跃。

上海浦东开发区的优势条件是什么?浦东新区发展可以为上海城区解决哪些实际问题?1.独特的区位优势。上海在我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具有优越的龙头地位。实际上,包括合资在内的外资之所以青睐浦东,与其龙头地位颇有关系。浦东地处上海市东部,正好是中国海岸的中点与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浦东的海岸线占上海大陆岸线的大部分,具有良好的港口航道条件和港口集疏运体系,拥有较强的港口吞吐能力。据统计,长三角承接了全国一半的集装箱吞吐量,上海承接了长三角一半的吞吐量,浦东承接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成。浦东依托上海的科技人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特大型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优势,使其能够肩负起带动上海与长三角、长江流域联动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共同发展和整体功能提升的历史使命。 2.梯度有序的特色功能区布局。“十一五”时期,浦东新一轮发展确定了“一轴三带六区”的总体布局。依托四个国家级开发区,浦东新区规划了六大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区布局合理、梯度有序,集国际金融、贸易、现代物流、高科技、旅游会展等功能服务为一体。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开发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也是全国经济流量最大、服务最完善的金融中心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是上海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外高桥保税区是全国唯一接近真正意义上自由贸易区的保税区,也是国内唯一可设立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的园区,它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其经济总量、销售收入、税收总额都相当于全国其余14家保税区之和。3.国内一流的城区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区重要的投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区经济的运行质量。经过17年的开发建设,浦东新区打造枢纽型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已取得重大进展。至26年,浦东开发累计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达到1648.73亿元,为改善新区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21年底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以及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项目落户浦东,将极大地促进浦东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快发展。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将使浦东发挥越来越大的枢纽作用。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推动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沪崇通道的启动建设,并有利于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的形成。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将为新时期浦东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仅拓展了浦东外向型功能的内涵,也为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4.相对齐全的要素市场。证券、期货、产权、钻石、铂银等要素市场均落户浦东,这些要素市场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宗旨,形成强大的要素市场综合功能辐射力,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配置范围的扩大,为上海、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服务。上证所带动了一大批金融机构集聚浦东,给浦东金融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期货市场在全国的地位也举足轻重,成交额占全国一半左右,期铜已成为全球三大定价中心之一,期胶也成为现货市场上生产、消费和流通的重要指导价格;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已成为全国交易额最大的产权交易机构,不仅为上海市的国有与集体企业的产权提供交易服务,而且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企业产权提供交易服务,已成为浦东释放金融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平台。浦东凭借要素市场比较齐全的优势,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上海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强经济基础。国家的政策支持。浦东新区地势平坦开阔,环境优美。 可解决上海老城区交通拥堵,人口膨胀,就业问题等。

1.独特的区位优势。上海在我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具有优越的龙头地位。实际上,包括合资在内的外资之所以青睐浦东,与其龙头地位颇有关系。浦东地处上海市东部,正好是中国海岸的中点与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浦东的海岸线占上海大陆岸线的大部分,具有良好的港口航道条件和港口集疏运体系,拥有较强的港口吞吐能力。据统计,长三角承接了全国一半的集装箱吞吐量,上海承接了长三角一半的吞吐量,浦东承接了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7成。浦东依托上海的科技人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特大型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优势,使其能够肩负起带动上海与长三角、长江流域联动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共同发展和整体功能提升的历史使命。 2.梯度有序的特色功能区布局。“十一五”时期,浦东新一轮发展确定了“一轴三带六区”的总体布局。依托四个国家级开发区,浦东新区规划了六大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区布局合理、梯度有序,集国际金融、贸易、现代物流、高科技、旅游会展等功能服务为一体。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开发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也是全国经济流量最大、服务最完善的金融中心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是上海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外高桥保税区是全国唯一接近真正意义上自由贸易区的保税区,也是国内唯一可设立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的园区,它集自由贸易、出口加工、物流仓储等多种经济功能于一体,其经济总量、销售收入、税收总额都相当于全国其余14家保税区之和。3.国内一流的城区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区重要的投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区经济的运行质量。经过17年的开发建设,浦东新区打造枢纽型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已取得重大进展。至26年,浦东开发累计城市基础设施总投资达到1648.73亿元,为改善新区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21年底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以及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项目落户浦东,将极大地促进浦东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快发展。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将使浦东发挥越来越大的枢纽作用。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推动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沪崇通道的启动建设,并有利于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港的形成。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将为新时期浦东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仅拓展了浦东外向型功能的内涵,也为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4.相对齐全的要素市场。证券、期货、产权、钻石、铂银等要素市场均落户浦东,这些要素市场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宗旨,形成强大的要素市场综合功能辐射力,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配置范围的扩大,为上海、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服务。上证所带动了一大批金融机构集聚浦东,给浦东金融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期货市场在全国的地位也举足轻重,成交额占全国一半左右,期铜已成为全球三大定价中心之一,期胶也成为现货市场上生产、消费和流通的重要指导价格;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已成为全国交易额最大的产权交易机构,不仅为上海市的国有与集体企业的产权提供交易服务,而且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企业产权提供交易服务,已成为浦东释放金融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平台。浦东凭借要素市场比较齐全的优势,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上海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强经济基础。国家的政策支持。浦东新区地势平坦开阔,环境优美。 可解决上海老城区交通拥堵,人口膨胀,就业问题等。
上海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强经济基础。国家的政策支持。浦东新区地势平坦开阔,环境优美。 可解决上海老城区交通拥堵,人口膨胀,就业问题等。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